澳中國留學生退學后1年就拿綠卡:當廚子好
來源:澳洲購房網作者:澳洲購房網時間:2015/4/27
掃一掃,隨時看
月收入兩三萬元,住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屋外綠草如茵空氣清新,擁有高質量的教育醫療保障……位于濟南長清區孝里鎮后楚莊村的上百名村民,就是憑借電氣焊手藝移民澳大利亞,在那里定居過上“好日子”。這一事件還曾在國內引發轟動,引發了新一輪移民熱潮。
移民國外,卻并不意味著一切都幸福順利。在他們當中,既有已經成功移民的案例,享受著國外光鮮亮麗生活;也有更大的一群人在為生存而努力打拼著,低薪、無保障,正在為那張澳洲“綠卡”努力奮斗著……
成功者說
去澳洲當“廚子”一年時間拿綠卡
1月19日是著名足球解說員黃健翔45歲生日,吃完晚飯,他和搭檔、前國腳郝海東到布里斯班最大的KTV唱歌,老板李大鵬親自接待。
李大鵬是泰安人,2003年來到布里斯班讀高中,2005年考入大學,大一下半學期退學去讀廚師進修班,一年后拿到綠卡,如今他早就擁有了澳洲國籍,并且開了兩家川菜飯館和一家KTV,還把父母接了過來,生活富裕、衣食無憂。
瞞著父母當廚子
刺頭、打架、屢上黑名單……中學時期的李大鵬是那種典型的調皮搗蛋孩子,中考只考了200分,上好一點的高中是沒指望了,接下來怎么辦?他的父母非常頭疼。
最后,媽媽決定把李大鵬送出去。
2001年,李大鵬到濟南一家與澳大利亞教育部擁有合作關系的國際培訓學院讀高一,光學費就10萬元;2003年來到布里斯班讀剩下的課程,辦簽證訂機票交學費又花了接近20萬元,父母給他制定的規劃是讀完高中升大學,畢業之后再考慮接下來的出路。
在我們身邊,很多家長的想法都像李大鵬父母這樣,孩子學習不好,那就送出去,可是到了國外就萬事大吉嗎?
2003年,擁有強烈叛逆心理的李大鵬,突然發覺上大學不是自己的追求,所以做出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決定:2005年下半年,他瞞著家里人去念廚師專科。
李大鵬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優質學生”,不過他對自己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定位,而這恰恰是很多好學生所不具備的長處。那一年,他17歲。
人生規劃要務實
來到澳洲的第一個周末,李大鵬就到中餐館打工,一方面是賺錢,另一方面是積累經驗。出國之前,盡管父母一個勁兒地叮囑,到了那邊一定要好好學習,全家人花這么多錢把你送出去不容易,千萬不要給我們丟臉……李大鵬表面上認真去聽,心里卻不以為然,他早就堅定了移民方式:廚師。
李大鵬告訴記者,他從小就愛在家里搗鼓吃的,等簽證的時候父母擔心吃不好,還特意把他送到藍翔技校學習廚師,然后又到餐廳里實習了1個月,出國之前就拿到了廚師證。
2005年、2006年左右,廚師是澳大利亞緊缺的職業,急需這方面人才。退學之后,李大鵬一邊去進修廚師專科,一邊積累移民所需要的900個小時工作經驗,先是在賭場的廚房里打工,同時又找了一份送比薩的工作,周末還賣房子、開出租,最累的時候一天工作16個小時。
當時澳洲的技術移民政策非常寬松,非常注重工種和工作經驗,從退學到拿到綠卡,李大鵬只用了1年的時間,當他向父母坦白從寬后,首先聽到的是父親的責罵,“我花了這了多錢就培養了個廚子?”
拿到綠卡后,李大鵬重回校園繼續讀大學,此時他在賭場的廚房中已經能獨當一面,攢了第一桶金。2008年底開了第一家川菜店,2012年開了分店,2013年又創辦了布里斯班乃至昆士蘭州最大的KTV。
夢碎者講
闖蕩澳洲為家庭不當老板當小工
對于自己技術移民之路,李大鵬說完全可以復制,“每個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自控能力、叛逆期都不同,出國之后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目標,不管發生什么困難,只要努力,就一定能留下來。當然也要選好工種,近兩年廚師、會計專業很緊缺,但是政策隨時會發生變化。”
而正是政策的變化,讓很多懷揣“澳洲夢”的移民者差點夢碎。
澳大利亞是資源型國家,天然氣、鐵礦、煤礦豐富,藍領工人的收入高于白領。布里斯班一個普通礦工的年薪可以輕松突破11萬澳元,這是普通工薪階層的兩倍。李大鵬說,長清移民村的生活非常舒服,薪水每年會有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八的增長。隨著澳洲經濟增速放緩及失業率的上升,對于技術移民的要求越來越高。
1974年出生的李軍(化名)已經到了不惑之年,來澳洲之前,他在青島開了一家飯店,掙多掙少自己都是老板,到了布里斯班之后,現在的工作是建筑公司小工。
“出來晚了,如果能早點出來,現在的生活能更好一些。”談到自己的經歷,李軍現在感到很遺憾。可以看得出,他對眼下的生活狀態并不是特別滿意。
李軍也有一門做飯的手藝,但他卻不能像李大鵬那樣以技術移民的身份來澳洲,一是英語太差,二是現在廚師已并非熱門工種。
李軍的簽證是工作簽,能來澳洲全是依靠妻子,他的妻子在這邊讀的大學,畢業之后拿到了擁有雇主擔保的457工作簽證。“她不想回去,那我只能來陪她,要不然這個家就沒了。”
賣掉飯店,去年10月份,40歲的李軍帶著所有家當闖蕩澳洲,他和妻子在郊區租了一套房子,每天乘坐公交到工地做小工,從早上7點一直干到下午5點,一小時掙18澳元,一個月的薪水在4000澳元左右。
“這邊吃的真便宜,我們去逛超市,買了一車東西才花了100多澳元”、“這邊看電影竟然能夠串場,看完這部后可以到另一個影廳看另外一部”……來這3個月的時間,李軍的新鮮感還沒有完全消失,不過已經感受到了壓力。
“如果外語好的話,我可以做一些掙錢更多的工作,比如油漆工、電焊工等等,首先還是想辦法拿到綠卡。將來有可能的話,希望3到5年可以開一家屬于自己的餐館。”對于未來,李軍仍舊充滿了信心。
神話難再現
長清“移民村”移民到澳洲的村民,基本上都是拿著李軍妻子那種457工作簽證來澳洲的。2009年7月1日之前,只要在澳洲獲得雇主擔保,工作在澳洲緊缺職業列表之內,英語水平尚可,服務滿2年就可以獲得澳洲身份(PR),也就是通俗點所說的拿到“綠卡”。
據李大鵬回憶,當初考雅思要考聽說讀寫4項,因為當時只要拿到4個5分就可以過關,很輕松,靠著在這邊讀兩年高中積累的底子,他一次過關。
但到了2011年,技術移民的英語水平要達到單科6分以上,比大學英語6級考試還要難,個別職業要求更高,并且對于職業能力的考核也越來越嚴格。如果你是臨時學習一門手藝,比如電焊技術,來到澳洲后結果發現能力不夠,依然會被雇主辭退,像“移民村”整體移民的神話很難再現。“由于本地人比較懶,經常游行罷工,所以仍然需要高水平技工,像電工、木匠、焊接工,還有其余工種,比如會計、精算師、工程師以及醫護人員等,千萬注意不要跟風,有一年《非誠勿擾》來澳洲做節目,24個女嘉賓中竟然有22個學會計,現在會計專業并不吃香。”
本網注明“來源:澳洲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澳洲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澳洲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