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400-668-9628

新聞資訊 - 澳洲購房網致力于為全球華人提供專業房地產資訊服務

有意思,澳洲地產首富有個“中國情結”

來源:澳洲購房網作者:網易新聞時間:2015/2/6

澳洲購房網信二維碼
掃一掃,隨時看

比起他的身家數字,更讓國人驚嘆的是特里古波夫與中國的淵源—1933年3月3日,特里古波夫生于中國的大連,父親是出生在俄羅斯的猶太人,因此,他童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天津的一個俄羅斯社區度過,直到15歲才離開中國前往澳洲。


15年的中國生活經歷,給了特里古波夫永生難忘的回憶。2014年,澳大利亞當地媒體先后提及特里古波夫有意出售旗下公司美利通集團(Meriton Apartments),開價100億澳元(約合534億人民幣)。在特里古波夫看來,最好的買家當是中國人。


看準移民潮 深耕澳市場
“另一個家鄉”,特里古波夫如此形容他對中國的感情。


1933年3月3日,特里古波夫生于大連,父親是出生在俄羅斯的猶太人。因此,他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天津的一個俄羅斯社區度過。在父親位于天津的工廠里,他曾花很多時間和工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深刻了解怎樣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1948年,15歲的他第一次來到澳洲,入讀悉尼東區的著名私校Scots學院,畢業后在英國利茲大學繼續深造。由于家族經營的是紡織生意,所以在大學他主修紡織工程,畢業后也在以色列和南非的紡織企業里工作過。


1960年,他和第一任妻子共同返回澳洲,并于次年加入了澳洲國籍。他并沒有選擇繼續從事家族紡織生意,而是開始獨立尋求自己的夢想,這期間他開過出租車,送過貨,當過大學講師,做過牛奶生意,直到最終選定住宅開發作為一生的事業。


說起這段緣由,也頗有意思。當時他到達悉尼不久,想用自己在以色列和南非的收入積蓄建棟房子,但工程質量未能滿足他的要求,便解雇了建筑師。這是一次教訓,也讓他對住房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達到自己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他于1963年10月買了一塊二手地皮,和另外一名生意伙伴建造了一棟8套單元的住宅樓,房子很快銷售一空,特里古波夫就此踏進了房產開發的大門。


在當時,澳洲本地人大多擁有自己的獨立房屋,對住房需求不高,而主打公寓開發的特里古波夫卻認為,二戰之后,海外移民不斷涌入,新增的人口推動了住房市場的剛性需求,澳洲房產市場前景巨大。以悉尼為例,當時市郊地區就有不少可供開發的土地。


屢坐“過山車”熬過震蕩期

1969年,公司接下了自創建后最大的一個項目訂單:一棟18套公寓的樓盤。這個項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也讓市場開始認知美利通的品牌。之后,公司以“Meriton Properties”的名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行情一路看漲。


但在1973年,股票市場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波動期,特里古波夫回購了所有的股份。隨著股票市場的低迷,整個物業市場也出現了不小的動蕩。新盤銷售舉步維艱,特里古波夫及時轉變思路,認為轉售為租是唯一的出路,由此推出了美利通的公寓出租業務。


但以如今的標準來看,彼時的出租規模并不大,平均每棟樓只有10-15套公寓,因此出租收益并不是很樂觀。這也讓特里古波夫—度灰心,認為澳洲市場已經沒有什么前途了,開始有意識地削減本地工程項目,準備轉而進軍美國。不過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塊他以15萬澳元買下的地皮獲批建造30套公寓,這個樓盤項目拯救了風雨飄搖中的美利通,也讓特里古波夫決定留在澳洲,并重新開始規劃公司的生存版圖。


在那之后,隨著澳洲經濟的起起伏伏,美利通也經歷多次“過山車”般的跌宕。1979年,曾經在頂峰擁有18人的銷售團隊,最后只剩下了一個人。但是就在那一年,那一個人卻創下了94套公寓的銷售紀錄,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要知道,當時根本沒有“全天開放的樣板間展示廳”,看房時間還基本都固定在周三,銷售人員只能在自己的車內工作。


1982年,市場回暖,公司狀況也開始有所復蘇,經過多次市場震蕩的特里古波夫操盤愈來愈得心應手。他說,“競爭對手總是抄襲我,他們已經抄了我一生。不過沒關系,我很高興,雖然他們抄我,但是我絕不會復制他們。”

 

靠實力說話 從不找貸款

在美利通的發展歷程中,特里古波夫始終堅信“靠實力說話”,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準則就是:不依賴銀行貸款。


1969年的股市波動期間,美利通的資金鏈一度出現危機,特里古波夫干脆于1973年回購了所有的股票。在他看來,只有自己掌控公司的現金流,才能更多地推進和控制業務項目的展開。“做生意就是靠實力說話。”日益龐大的發展規模和充足的資金鏈,讓美利通能夠輕松地接下各種大型工程項目。而且通過保持日常盈余和避免支付巨額的利息,美利通可以做到以靜制動,穩穩等候下一個理想的開發機會。憑借強大的現金儲備,無需一分銀行貸款即可獨立完成項目施工,這在業內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而且也免去了銀行審批過程中的種種苛刻條件和時間延誤問題。


實力除了體現在資金規模上,對于人才的儲備,美利通也獨樹一幟。特里古波夫從不任人唯親,不會因為自己的親戚而在公司管理中有所偏袒。他對高質量的專業人才非常爰惜,多年發展下來,公司已經建立了一支非常專業化的團隊,即便從美利通走出去的員工,也是業內爭搶的“香餑餑”。


除了實力雄厚之外,美利通在項目開發的每個環節上也是做到精益求精。尤其是對地段的選擇,特里古波夫認為,對于一個成功的樓盤,地段是至關重要的。嚴格的地理位置篩選,才能令資本升值,只有那些擁有巨大升值空間的黃金地段會被美利通看中。這也讓其打造了諸多令人驚嘆的地標性建筑,譬如悉尼的World Tower,高234米共78層,是新州最高的住宅樓宇;布里斯班74層的Soleil,是當地最高的建筑等。


看好中國開發商進軍澳洲

2011年5月7日,特里古波夫曾到上海推銷旗下澳洲高端住宅項目。


美利通公司現在每年以2000套物業的規模投放市場,從公司成立至今約有6.5萬套物業入市,主要分布在悉尼、布里斯班和黃金海岸,以公寓為主。僅房屋出租業務,公司利潤就約達3.5億澳元。此外,美利通還計劃今年向市場投放3000套公寓,包括位于黃金海岸的600套公寓。


近兩年,特里古波夫開始遭遇來自中國的強勁對手。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們紛紛進軍海外,尤其是澳大利亞。在特里古波夫看來,地皮競爭越來越激烈,新南威爾士政府為此批放了更多開發用地來緩解這一局面。


“一方面,我們面臨著購買者越來越多的問題;另一方面,房產供給也在增多,”他說,“盡管(開發商)越來越多,但我對此并不擔憂,因為只要有開發用地,我們就會有購買者。”


他認為,中國開發商的增加對澳洲城市來說是一件好事情。“如果沒有他們,這些城市就不會有現在的發展速度。”美利通從2012年起在悉尼大量囤地,2014年3月,美利通斥資1億澳元購買了悉尼一處面積約31500平方米的工業園區,特里古波夫表示要在2017年之前在這塊土地上建造1000套公寓。他又以6000萬澳元購買了悉尼CBD的一處辦公樓,打算將其改造為酒店。


把公司賣給中國女首富?

2014年11月4日,澳大利亞Financial Review報道稱,中國女首富楊惠妍控股的地產商碧桂園,正有意收購澳大利亞最大的住宅地產開發商美利通集團。消息稱,特里古波夫開價100億澳元(約合534億人民幣)。

 

碧桂園戰略發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碧桂園目前只是跟美利通公司有接觸,無實質性的談判內容,收購事情暫無進展。碧桂園同時表示,對于境外投資會嚴守占每年總投資10%以下的紅線。


美利通則否認Financial Review的報道,表示特里古波夫只是說某一天他可能會考慮出售公司,并且相信美利通的估值應為100億澳元。對于碧桂園方面,哈里·特里古波夫表示很重視,但是現階段不會發生任何實質性的交易。


此前的10月28日,特里古波夫在悉尼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正與一間中國公司展開洽商,出售美利通。他表示,目前只與一位潛在買家商談,并且僅在中國收購方愿意全盤接收美利通的情況下才會出售。

本網注明“來源:澳洲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澳洲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澳洲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

上一篇:地產大佬頻繁投資澳洲,我們還在等什么... 下一篇:去年移民澳洲富豪人數飆漲7成,亞裔為...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