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培拉:城市綠化率超六成被譽為全球最宜居城市
來源:澳洲購房網作者:深圳晚報時間:2015/1/19
掃一掃,隨時看
北京時間1月18日下午,國足在堪培拉大球場以2:1擊敗朝鮮隊,挺進亞洲杯八強。國足的不俗表現,也將國人的目光引向這座被譽為“森林之都”的大洋洲城市。作為深圳友城大家庭的第60個成員,堪培拉除了城市規劃、綠化令人矚目外,在教育、科技等方面也取得了耀眼的成績。
深圳第60個國際友城
去年10月14日,深圳市市長許勤與時任澳大利亞首都地區首席部長凱蒂·加拉戈爾在深圳簽署了友好交流合作備忘錄,堪培拉也因此成為深圳第60個國際友城。
深圳與友城結交的渠道多元化,除了官方構架平臺外,還通過行業協會、企業、榮譽市民、深圳國際形象大使等牽線搭橋。與堪培拉的結好,則是由華強集團積極牽線促成。“從我們向堪培拉政府提議,到堪培拉正式與深圳結為友好交流城市,大概只用了3個月。”近日,華強集團澳洲分公司總經理何曦接受采訪時表示。
創新實習生交流項目年內正式啟動
雖然深圳與堪培拉締結為友好交流城市的時間并不長,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兩城在經貿、旅游、科技與教育等方面都有廣泛交流。
2007年,時任澳大利亞首都地區首席部長、立法會議員的喬恩·斯坦霍普率領15家堪培拉企業負責人赴深考察。斯坦霍普表示,高交會、文博會已經越來越為堪培拉科技、企業和文化界所矚目。
去年,兩城簽署友好交流合作備忘錄后,凱蒂·加拉戈爾表示,教育與高科技將是兩城準備推進的合作領域。今年兩城在教育領域的重點合作就將跨出重要一步。據《堪培拉時報》報道,2015年,堪培拉——深圳創新實習生交流項目將正式啟動,堪培拉和深圳將各自派出學生交換實習。何曦接受采訪時也表示,該項目近期就會簽約,并會于年內正式啟動。
市長心說
時任澳大利亞首都地區首席部長凱蒂·加拉戈爾
兩座城市的年輕人都富有創業精神
與深圳締結為友好交流城市后,時任澳大利亞首都地區首席部長凱蒂·加拉戈爾(2014年12月已卸任)接受采訪時,向深圳市民介紹了堪培拉這座風光秀美的城市,并描繪了兩城未來合作的藍圖。
堪培拉是世界上較早規劃的城市
凱蒂·加拉戈爾介紹,堪培拉是世界上較早的規劃城市。20世紀初,堪培拉被確定為澳大利亞的首都。澳政府就首都設計開展了全球城市設計比賽,最后確定了美國建筑師格里芬夫婦的方案并于1913年開工建設,1927年完工。
凱蒂·加拉戈爾稱,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國會大廈、國家博物館和圖書館等聯邦機構和全國性社會機構以及政府行政機構的建筑都是堪培拉的城市標簽。
被譽為“全球最宜居城市”
2014年10月8日,經合組織(OECD)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稱,在其34個成員國的362個城市中,根據收入、教育、就業、健康和環境等9個指標,堪培拉被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對此,凱蒂·加拉戈爾認為,知識是城市發展和未來經濟增長的不竭動力,也是堪培拉保持這一稱號以及發展現有產業、吸引商機的法寶。
“一座有競爭力的城市強調的是學習和創新,創造全體市民平等學習和分享知識的環境。”凱蒂·加拉戈爾強調。
與深圳合作重在教育和高科技
堪培拉不僅是澳大利亞的政治中心,也是該國的教育之都和研究中心。堪培拉擁有6所大學,包括世界一流水平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其公立教育和社區教育十分發達。
凱蒂·加拉戈爾認為,堪培拉和深圳有眾多相似之處。作為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在促進亞太地區經貿合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是澳大利亞的主要合作伙伴和潛在投資對象,而深圳又是中國華南地區的主要商業中心,兩個城市都擁有很多富有創業精神的年輕人,他們更具有靈活性,更能接受新的挑戰。
“教育與高科技是我最新準備推進的合作領域,這都是屬于未來的事業。”兩城簽約當日,凱蒂·加拉戈爾透露,堪培拉與深圳的合作在上述兩方面將具有很大的潛力。
(根據深圳特區報報道綜合整理)
紙上驛站
合作:2014年10月14日,深圳和堪培拉結為國際友好交流城市,雙方將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等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雙方政府機構將保持頻繁交流,共同推動兩地企業進一步加強雙向投資與經濟合作。
教育:2015年,堪培拉-深圳創新實習生交流項目將正式啟動。堪培拉和深圳將各自派出學生赴兩地領軍企業交換實習,旨在培養他們在特定領域的創新思維和領導能力。機票和生活費由兩地政府和企業伙伴共同承擔。今后,這些學生還將成為推進兩地交流的大使。
交流:凱蒂·加拉戈爾一行于2014年10月參觀了華強文化科技集團和云產業園以及華為公司,希望與之在科技創新、文化創意、教育產業、大數據等領域建立更加緊密的交往聯系,并不斷拓展合作領域。
大城小視
城市概況
堪培拉是澳大利亞的首都,位于該國東南部,平均海拔760米左右,全市面積814.2平方公里,是全國第八大城市、第一大內陸城市。
人口38.1萬,市區50%以上為公務人員。
GDP為3557萬美元(2013年)
該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
政治中心
作為澳大利亞的政治中心,堪培拉城內有澳大利亞國會大廈、澳大利亞高等法院和眾多其他政府部門與外交機關。其中,澳大利亞國會大廈向普通公眾開放。
交通
從澳大利亞各大城市發出的長途巴士,均可到達位于城區中心的堪培拉線終點。
市內有向悉尼、墨爾本對開的列車。持有堪培拉觀光巴士全日票券者,可不限次數搭乘。
堪培拉市內有機場,航空交通非常方便。
產業發展
高科技產業增長迅速
第三產業發達,區域近四分之三的就業和收入均來自服務業。其中,行政管理和國家防務占主要部分。
《堪培拉時報》指出,2012年,堪培拉教育業創收了17億美元,占當地總收入的4.9%。
每9名堪培拉市民中就有1人從事與教育相關的行業。
針對海外學生的教育出口業為當地帶來高達3.51億美元收益,并創造超過2450份全職工作。
教育
公立中學教育
堪培拉公立中學下屬8所政府中學,其高中畢業生的大學升學率位居全國之首。
高等教育
堪培拉30%人口擁有本科以上學歷,遠高于國家平均水平。
市內具有該國最大的“大學城”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堪培拉大學
●新南威爾士大學
堪培拉分校等6所大學
近年來,上述高校吸引了不少中國留學生。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多次名列前20,杰出校友包括6名諾貝爾獎得主和2名澳大利亞總理。
國際論壇
近年來,堪培拉也成為中澳兩國重要論壇的舉辦地。
2012年11月26日至27日,中澳兩國教育部在堪培拉聯合舉辦了中澳大學領導者論壇。
2011年和2014年,首屆與第四屆中澳經貿合作論壇都在堪培拉舉行。
旅游
堪培拉的規劃受到國際花園運動影響,依山靠水,風景優美,共擁有20多個自然公園,全市綠化率60%以上。
格里芬湖:位于國會山和首都山之間,是一個人工湖,湖名來源于規劃堪培拉的設計師格里芬。湖岸周長35公里,面積704公頃。湖中有為紀念庫克船長而建造的噴泉,它從湖底噴出的水柱高達137米。
城市主要景點:澳大利亞國會大廈、格里芬湖、澳大利亞圖書館、戰爭紀念館、國立美術館和國立科技館。
本網注明“來源:澳洲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澳洲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澳洲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